斯大林掌权苏联长达近三十年,在他的统治下,苏联从一个农业国逐步转型为强大的工业大国和军事巨头,毫无疑问,斯大林的领导对苏联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然而,斯大林的独裁作风和残暴统治也使得他身边的许多人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对于他做出的任何决定,几乎没有人敢提出异议,因为反对的后果可能就是丧命。然而,在1941年7月的一个日子,斯大林的办公室里却传出了一场激烈的争吵。那天,朱可夫总参谋长与斯大林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场面一度失控。就在大家束手无策时,斯大林的侍卫长突然上前,愤怒地给了朱可夫两耳光。这一举动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愣住了,争吵的双方也顿时沉默了下来。尽管被侍卫长当众侮辱,朱可夫并没有因此怨恨,因为他深知,正是这两巴掌让他逃脱了死亡的厄运。
朱可夫出生于1896年12月1日,家乡位于莫斯科西南部的卡卢加省特列尔科夫卡村。家中虽然贫困,但却充满了父母对他未来的期望。作为家中唯一的男孩,朱可夫自小便体会到家庭的艰难,父亲是一名鞋匠,母亲则忙于家务和打零工以补贴家用。尽管生活困苦,父母始终坚持让朱可夫接受教育,希望他能有一个更好的未来。朱可夫十分懂事,成绩优异,同时也时常帮忙家务。但由于家境无法支撑他的继续求学,朱可夫在小学毕业后不得不离开家乡,来到莫斯科打工。为了弥补失去的教育机会,他自学中学课程,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顺利完成了各项学业。然而,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朱可夫的生活轨迹再次被改变。沙皇政府发布了征兵令,所有1896年之后出生的男性都必须入伍。1915年8月,刚满十九岁的朱可夫参军,成为一名骑兵,从此开始了他的军人生涯。
展开剩余77%在战场上,朱可夫展现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两年的战争经历使得他不仅获得了两枚勋章,还从一名普通士兵晋升为下士。随着十月革命的胜利,俄国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朱可夫也回到了家乡。然而,国内战争爆发后,他重新加入了苏俄红军。凭借着在骑兵部队中的丰富经验,朱可夫被分配到了骑兵团,并且幸运地跟随了名将米哈伊尔·伏龙芝的麾下,参与了激烈的战斗。在伏龙芝的指挥下,朱可夫的军事素养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且深深被伏龙芝的军事才智折服。这一时期,也为朱可夫日后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朱可夫不仅勇敢,而且智谋过人。他曾率领一支仅有百人的队伍,凭借着卓越的指挥和勇气,战胜了数十倍于自己的敌军。这一战让朱可夫在军中声名鹊起,不仅获得了勋章和晋升,还得到了斯大林和伏龙芝的关注。1924年,苏俄内战结束,朱可夫晋升为团长。与其他军官不同,他没有沉溺于享乐,而是专心研究军事理论,并通过自己的实践经验不断总结和提升。在一系列的军事考核中,他所带领的部队总是名列前茅,这也让他获得了多次进入高等军事院校进修的机会。正是这种学习精神,使得朱可夫在伏龙芝的军事改革中脱颖而出。通过这场改革,苏军裁员了近90%,大量保守的旧派军官被年轻的军事人才所替代,而朱可夫正是这些年轻军官中的佼佼者。
朱可夫凭借优异的成绩成功进入了列宁格勒高等骑兵学校,毕业后不久又进入了莫斯科伏龙芝军事学院进修。在这里,朱可夫认识了叶廖缅科、罗科索夫斯基等一批后来成为苏联著名元帅的军事将领。朱可夫在这些军官中被认为是最具才能的。1931年,朱可夫从伏龙芝军事学院毕业后,任职红军骑兵总监部副总监,并指挥过远东战场的对日作战。在这场战役中,朱可夫凭借自己卓越的军事指挥能力,成功地在十一天内大获全胜,并重创了日伪军,这场战役甚至被日本史学家称为“日本陆军史上最大的一次败仗”。这一胜利为朱可夫赢得了“苏联英雄”的称号。
到1941年,朱可夫已经是苏联副国防人民委员兼总参谋长,深得斯大林的信任。斯大林当时已经成为苏联的独裁者,他的命令几乎无人敢质疑。然而,朱可夫并不是一个轻易妥协的人,他始终坚持自己的军事理念,并且不畏权威。1941年6月,德国撕毁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发起了突如其来的入侵,苏联顿时陷入了困境。在随后的讨论中,朱可夫提出了“暂时放弃基辅,全力保卫莫斯科”的战略建议,但这一提议遭到了斯大林和其他高级军官的强烈反对。在激烈的争论中,斯大林怒斥朱可夫,指责他不战而退。然而,朱可夫并未妥协,他坚定地回应:“斯大林同志,作为您的参谋长,我非常清楚战场的形势。如果您认为我的判断错误,您可以把我撤掉,让我去前线作战。”
就在这时,争论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斯大林怒不可遏,突然,斯大林的侍卫长怒气冲冲地走到朱可夫面前,给了他两耳光,并大声喝道:“朱可夫将军,你是军人,就要绝对服从命令!违抗命令等于送命!”这一耳光打破了僵局,争论也随之停止。朱可夫虽然感到羞辱,但他很快意识到,正是这一举动无意间救了他一命。
此后,斯大林的错误决定导致了基辅的失守,以及数十万苏联红军的伤亡。而朱可夫则以预备队的力量,成功阻滞了德军对莫斯科的进攻。斯大林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立刻向朱可夫道歉,并给予他更多的指挥权。自此,朱可夫成为了斯大林最信任的将领之一,并在随后的战争中屡次立下赫赫战功。
朱可夫参与了包括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在内的多个关键战役,直到最终攻占柏林。在苏德战争结束后,朱可夫代表苏军与其他战胜国一同接受德军的投降,并且亲自主持了1945年6月24日的胜利阅兵。这个阅兵成为了他一生的巅峰时刻。然而,随着朱可夫的声望越来越高,他也不可避免地招致了斯大林的忌惮。在斯大林去世后,赫鲁晓夫上台,朱可夫再次被政治斗争所拖累,被迫卸任所有职务,并被指控篡权。直到1974年6月18日,朱可夫在莫斯科去世,直到1995年,他的名誉才得到了恢复,苏联人民通过在马涅什广场为他树立青铜雕像,铭记这位伟大的军事领导者。
发布于:天津市股票配资世界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