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一个家族,从无到有,逐渐成为富豪大户、显贵人物,那都能算是传奇,就像如今的亚洲首富安巴尼·穆克什一样。最近呢,他又一次登顶亚洲首富的宝座,人气可是爆棚。
但人越火,麻烦也跟着多起来。先不提安巴尼家那事儿,跳过两个亲生儿子和一个亲生女儿,想把家族大业交给小儿媳,这档事已经够劲爆了,还不止呢,他家那些发迹的秘密,可多得让人听了直掉下巴,迷得不要不要的。
安巴尼的老爸迪鲁巴伊,出身于古吉拉特邦一个偏远的小农村,家境算得上书香门第,他的爹是村里小学校长。
不过,家里条件确实挺拮据的,毕竟那会儿印度的农村普遍都过得不太富裕。等到迪鲁巴伊出生时,这孩子似乎特别聪明,总想着要闯出一片天。
早期,迪鲁巴伊就投身于印度独立运动,明显是在试图靠政治手段来扭转自己的命运。
就这么难办啊,更别说他那姓氏在那个年代也不太可能让他登上高位。
为了改变生活,迪鲁巴伊去了也门,到了亚丁靠打工维持生计。没想到,虽然没有一夜暴富,但他在那儿当上了一家石油公司的经理,还娶了妻子,算是小有成就了。
由此可见,迪鲁巴伊是靠自己拼出来的,还算是小有成就。这都多亏了他脑子灵活,眼光敏锐,在经商方面特别有一套。
其实,迪鲁巴伊并不打算一直给别人打工,想着自己搞生意、自己创业,才是他心里的目标。只是没有关系,人脉,也没啥内部消息,再加上资金不足,怎么整啊?只能忍着,熬着。
可这并不意味着迪鲁巴伊会一直过着打工的日子,虽然收入不算高,但他懂得积攒人脉,比如去一些当时特别体面、档次很高的酒店喝下午茶,借此打听消息。
有人觉得这绝对是个摆谱的行为,就像现在的年轻人一样,虽然赚得不多,但花钱打扮门面挺关键的。
其实要是你这么觉得,反而冤枉了迪鲁巴伊了,他十几岁就跑到也门打工,难道他会不知道挣钱的不容易?更别提人家还有家要照顾,还得养孩子,每一分钱的花费都意味着他离做生意更远了一步。
不过,迪鲁巴伊还是坚持这个习惯,主要是因为他发现,坐在那样的环境里,能够悄悄听到一些他圈子里根本听不到的“商业内幕”。
确实挺聪明的,不同圈子有不同的氛围,在那会儿,富商们聚在一起聊的那些看似没什么大不了的话题,但对迪鲁巴伊这样的人来说,却是绝对想象不到的宝贵信息。
果然,这个花钱的嗜好让迪鲁巴伊积累了不少商业方面的想法,只不过他因为缺少创业的启动资金才开始从事一些小本生意。
一直到了50年代,迪鲁巴伊偶然打听到一条很机密的信息:也门的硬币里银的含量其实比它显示的价值要高出不少。
这几乎可以说是绝对的投机倒把好时机,迪鲁巴伊马上想到用差价赚的钱途径。于是,他果断开始收集也门的硬币,把它们融成银子,再拿出来换成比硬币价值更高的东西。
这差价简直像闪亮的明星一样,马上让迪鲁巴伊赚了不少钱。不过,他的行为也引起了也门方面的关注,最后直接把他赶回了国家。
不过又怎样呢?在国外呆了那么久,不只是“偷听”到了不少不错的生意机会,还攒下一大笔能用来创业的资金,简直是上天送来的创业好时机。
这一年是1958年,安巴尼刚刚满一岁,也就是一周大。
父亲迪鲁巴伊就和表哥搭伙合作,舅舅也算是个有钱人,直接拿出10万卢比作为投资。
信实商业公司就这么成立了,没人会想到,过了这么多年,这个名字会变成让印度人仰头佩服的豪门企业。
其实,迪鲁巴伊的表哥胆子挺小,虽然赚了钱,但又想着稳妥点,舍不得放弃调味料的生意,不愿意转行。结果,安巴尼的父亲自己挺身而出,接手了纺织行业,从此开始了安巴尼家族的财富快速提升。
不过,迪鲁巴伊不光是靠偷听商业秘密,或者用硬币投机倒把来谋利,他的眼界还远不止这些。在家族实力还没有达到现在的一半时候,他就已经在打算未来后代的规划了。
这事儿其实是安巴尼在父亲帮着做主的情况下,把妮塔这个高种姓的女人接回家。这样的安排,不光改变了安巴尼以后办事的想法,也等于是对他在印度社会里的地位起到了很大的影响。
要说安巴尼家族今天的成就,老安巴尼的远见卓识功不可没。拿发家致富来说,也许只是一次机遇,一次幸运,但想通过娶妻帮家族带来好运,扭转命运,那可真是个不简单的高难度策略。
可以见面,在印度这个重视身份的国家,妮塔的出身完全可以改变安巴尼家族的社会地位。正是因为她的引领,现在的孩子们才一步步迈向更高的阶层。
这是个靠低种姓崛起发家的故事,当时老巴尼大概没想到他的儿子会这么有能耐,又发展得如此迅猛。
不过,变成亚洲第一富豪又算得了啥呢?毕竟爬上更高的社会层次以后,首富安巴尼也逐渐学起了父亲的谋划之道,为家族的未来谋划出了新的道路。
两个儿子都娶了高种姓的妻子,女儿也嫁给了个商业富二代,他们的人生,早就注定要走出印度,向国际拓展。而这一切的光彩,都离不开他身边那女人散发出来的光芒。
股票配资世界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